先申明一点,《恶意》算不得( dé)烂片。
主题明确,故事完整( zhěng),节奏顺滑,完成度相当高( gāo)。及格线是绝对有了。
但作( zuò)为一部陈思诚监制的作( zuò)品,我却对这部《恶意》有点( diǎn)失望。
“诚式悬疑”有个特点( diǎn),重情绪、轻逻辑。
这种特质( zhì)被很多深度影迷所吐槽( cáo),认为他只是在一味追求( qiú)市场定位与情绪共鸣,毫( háo)无艺术价值可言。
但得承( chéng)认,对只是将电影视为消( xiāo)遣的大部分观众而言,其( qí)实还都挺吃这一套。一部( bù)又一部的高票房就是最( zuì)好的例子。
回到《恶意》。我对( duì)它失望的原因就一点,太( tài)平庸了。平庸到不像是他( tā)监制出来的作品。
拿《误杀( shā)》系列和《消失的她》举例,都( dōu)是以悬疑+情感,让观众在( zài)爽感与痛感的双重刺激( jī)下,即满足了对烧脑剧情( qíng)的期待,又提供了情绪的( de)宣泄出口。
《恶意》不一样。
不( bù)提悬疑,只说情绪共鸣这( zhè)一块,差太远。
全片聚焦“网( wǎng)络暴力”,却只有网络暴力( lì),有的还都是司空见惯的( de)网络暴力,没有任何的生( shēng)猛劲与新鲜感。
像是编剧( jù)团队把网络暴力的经典( diǎn)案例做了个简单汇总,就( jiù)草草出了剧本。
最关键的( de)是,情绪共鸣点依旧是陈( chén)词滥调,放在了“被网爆”的( de)人身上。可无数观众里有( yǒu)几个是“被网爆”的?难道不( bù)是做“无形的施暴者”一方( fāng)更多吗?
如何把切入点和( hé)共鸣点,放在最广大人民( mín)群众这一头。深省一点,震( zhèn)撼一点,尖锐点,再尖锐点( diǎn),这是难点,也是陈思诚的( de)团队该攻克的一点。
可是( shì)他没做到,而是选择了平( píng)庸。很失败,很失望。
陈思诚( chéng)这不该啊。优秀的产品经( jīng)理都不好好打磨产品了( le),还怎么让观众买账。
虽然( rán)影片这才刚上映,但我话( huà)撂这儿,最后的票房绝对( duì)会是“诚作”里垫底一档的( de)存在。
顺带一提,《解密》不在( zài)讨论范围。因为《解密》显然( rán)是陈思诚的艺术追求之( zhī)作,肉眼可见他的用心与( yǔ)诚意,可惜从最后的票房( fáng)来看,估摸哥们得难受好( hǎo)几天。
------以下内容含剧透------
影( yǐng)片双线并行,明线是新案( àn),癌症女孩坠楼案。暗线是( shì)旧案,女记者曝光试药人( rén)案。
旧案只是开头提了一( yī)下,埋了个引子,之后就隐( yǐn)藏了起来,一直到结局时( shí)当成一次反转再次浮出( chū)水面。
大头还是在新案。也( yě)就是癌症女孩坠楼案引( yǐn)发的网络暴力。
这里得提( tí)一下本片导演的问题,水( shuǐ)准欠佳。
影片的开头拍得( dé)跟鬼片一样,惊悚的BGM,摇晃( huǎng)的镜头与剪辑的快切。
可( kě)内容是什么?是一位母亲( qīn)看到护士将女儿推下了( le)楼,当场死在自己面前。
如( rú)此“平地起惊雷”的人间惨( cǎn)案,却被导演以聒噪的BGM和( hé)花哨的镜头,呈现得像置( zhì)之度外的上帝一般,毫无( wú)感情与温度可言。
不应该( gāi)。
往小了说,导演的艺术审( shěn)美有待加强。往大了说,是( shì)不尊重故事里的角色。
至( zhì)于他为什么这么拍,我也( yě)能理解。被短视频时代影( yǐng)响了,迷信要有一个好的( de)开头。这是过去网大的拍( pāi)法。
因为免费看前几分钟( zhōng),所以在前几分钟力求紧( jǐn)张刺激留住观众,才能让( ràng)观众掏钱看后面的。
可这( zhè)是院线电影啊,观众已经( jīng)为全片付过费了,还这么( me)放弃叙事,追求噱头,搞“黄( huáng)金三分钟”的拍法,我不理( lǐ)解。
抛开这个略失水准的( de)开头,进入主题后,影片大( dà)体还都不错。
三次反转,让( ràng)观众看尽网络暴力的威( wēi)力。
起初母亲一口咬定,是( shì)护士推孩子,最终和女儿( ér)一起坠楼。网友们看了,就( jiù)开始人肉护士,发现她抽( chōu)烟、喝酒、当小三,蹦迪、逛吧( ba)、跳擦边舞,还发现她和各( gè)种院领导都有合照,猜测( cè)她靠搞男女关系上位。
各( gè)大主播带节奏,俨然将护( hù)士定性成了过街老鼠。这( zhè)个时候的她,估摸连呼吸( xī)都是错的。人们相信,就是( shì)她报复社会,拉着无辜的( de)女孩去死。
但实际上,他们( men)压根没有真凭实据。所有( yǒu)的一切猜忌,只是源于几( jǐ)张照片。
很快真相曝光,所( suǒ)谓的护士当小三,是她谈( tán)的那男医生和妻子分居( jū)多年,正在离婚还没离婚( hūn)的阶段,且男医生并未告( gào)诉护士这些,宣称他是单( dān)身。
而她抽烟喝酒逛吧,是( shì)因为她因为原生家庭的( de)原因患上了精神问题,靠( kào)这些麻痹自己。
至于擦边( biān)舞和那些和领导的照片( piàn),前者是在舞蹈室和很多( duō)朋友一起练舞,后者压根( gēn)是一群人的大合照,把她( tā)单独和男领导裁了出来( lái)。
第一次反转出现。母亲那( nà)边开始出现问题。
经过调( diào)查,这位母亲怀孕了,怀的( de)是再婚家庭的丈夫,也就( jiù)是女孩继父的孩子,同时( shí)网友又扒出母亲曾泡夜( yè)店喝酒的视频。孩子的主( zhǔ)治医师也突然跳出来说( shuō),孩子手术需要一大笔钱( qián),母亲拿到一大笔捐款后( hòu)却有点犹豫,因为成功率( lǜ)很低。最关键的是,记者拿( ná)到手术室的监控,发现母( mǔ)亲竟然想拔掉女儿的氧( yǎng)气管。
新的版本故事出现( xiàn)了。这是个毒母。
她压根不( bù)爱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生( shēng)病期间还跑去夜店,现在( zài)和第二任丈夫有了新的( de)宝宝,又拿到一大笔善款( kuǎn),就想着摆脱这个拖油瓶( píng),早就想对女儿下死手了( le),最后还要把责任推给护( hù)士。
第二次反转来了。
母亲( qīn)去夜店,压根是之前的事( shì),是她为了给女儿筹治病( bìng)钱去陪酒。
至于想让女儿( ér)死,她的确曾一瞬间产生( shēng)过这个念头,原因自然不( bù)是什么有了新的孩子,而( ér)是她不忍心再让孩子被( bèi)病痛折磨了。
小小的孩子( zi),两次骨髓移植,五次骨穿( chuān),二十一次放疗,九次化疗( liáo)······最后癌细胞还是转移了( le),治不好。
那是她的宝贝啊( a),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 kuài)肉啊,她怎么忍心看着女( nǚ)儿一次又一次遭遇这样( yàng)的折磨,却又一次又一次( cì)看不到希望?
故事到这,警( jǐng)方也正好找到了监控镜( jìng)头,发现女孩是自己跳楼( lóu),护士是去救她,却搭上了( le)自己的性命。
从母亲的自( zì)述里,观众也能明白,女孩( hái)为什么会选择跳楼。母亲( qīn)爱她,她自然也爱母亲。母( mǔ)亲不愿看到她遭受折磨( mó),她就能心甘看着母亲被( bèi)生活所磋磨吗?
全片好的( de)一点是,没有一个坏人。记( jì)者、护士也好,母亲、继父也( yě)罢,包括那些看似“被蒙蔽( bì)”的网民。
他们没有一个人( rén)怀揣主观的恶意。尤其那( nà)些网民们,更是带着自以( yǐ)为的“正义”去做着那些看( kàn)似“失了智”的事。
可就是这( zhè)些所谓的“正义”,却因处在( zài)不同的视角盲区,由于信( xìn)息偏差的存在,而变成了( le)一种“恶意”。
至于影片的第( dì)三次反转,当所有网民只( zhǐ)知道母亲想让女儿死,却( què)不知道真相的时候,母亲( qīn)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女记( jì)者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恶( è)女”事迹,转移焦点,分散了( le)网民的注意力,从而让被( bèi)误解的母亲得以喘息。
影( yǐng)片整体看下来,完整、流畅( chàng),可最大的缺点是,不像一( yī)部电影。
它的每一次反转( zhuǎn),来的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chù),严丝合缝。
护士的口碑刚( gāng)到了谷底,立马反转就来( lái)了,紧接着母亲舆论危机( jī),火速谩骂到了顶峰,即刻( kè)反转又来了,母亲是可怜( lián)人啊,最后又反转,原来“恶( è)女”不是护士,不是母亲,而( ér)是女记者。
黑是黑,白是白( bái),泾渭分明。
可现实从来就( jiù)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团( tuán)乱麻啊。
《恶意》刻意为之的( de)工整与有序,一般只会出( chū)现在教条式的宣传视频( pín)里。
包括影片中层出不穷( qióng)的那些金句,以及结尾大( dà)段大段的独白向观众讲( jiǎng)述着网络暴力的危害,都( dōu)太说教,太宣传口了。
尤其( qí)还有女记者最后“点燃”自( zì)己的行为,太假了。这不是( shì)真人会办出来的事。
简而( ér)言之,《恶意》不像是一部电( diàn)影,而更像是一则反对网( wǎng)暴的公益宣传视频。
电影( yǐng)里你看不到什么故事与( yǔ)活人,而只是充斥着各种( zhǒng)标签、符号、话题。
就差结尾( wěi)字幕升起前再来个黑底( dǐ)白字的标语:
“反对网暴,人( rén)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