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 jiè)面新闻编辑 | 黄月
11月23日,第( dì)31部《蜡笔小新》剧场版《我们( men)的恐龙日记》在国内上映( yìng)(日本首映时间为8月9日),这( zhè)也是国内院线第二年引( yǐn)进蜡笔小新系列电影。1993年( nián)以来,蜡笔小新每年都会( huì)推出剧场版,今年也按照( zhào)惯例,讲述了一个独立于( yú)TV版日常生活的奇幻故事( shì):
在新之助五岁的暑假,东( dōng)京新开了一个复活恐龙( lóng)的主题公园,在春日部的( de)河滩旁,小白也偶遇了一( yī)只小恐龙。然而随着剧情( qíng)推进,大家发现所谓的“复( fù)活”实则是利用AI技术制作( zuò)出的机器恐龙,这些恐龙( lóng)逐渐失控并在街头暴走( zǒu),小新一行人的冒险也由( yóu)此展开。

虽然小新永远是( shì)长不大的幼稚园儿童,野( yě)原广志永远背负着32年的( de)房贷,不过稍微熟悉这一( yī)系列就会知道,蜡笔小新( xīn)剧场版一直在与时俱进( jìn)地反映当下社会环境,其( qí)中不乏动漫街评分高达9分( fēn)的佳作。相比之下,最新作( zuò)《恐龙日记》的表现只能说( shuō)差强人意,动漫街目前评分( fēn)6.6分。日媒的评论也认为作( zuò)品的剧本俗套空洞、说教( jiào)老套,作为一部合家欢电( diàn)影,却没有在子供向(或者( zhě)说全年龄向)和成人向之( zhī)间取得平衡,使故事变得( dé)软弱无力。
事实上,在子供( gōng)向和成人向、欢乐温馨和( hé)严肃认真这一双重性之( zhī)间的游移,是《蜡笔小新》系( xì)列最初就面临的问题。这( zhè)部由臼井仪人创作的作( zuò)品原本的定位是青年漫( màn)画,所以早期有许多性暗( àn)示片段,在动画版于1992年推( tuī)出后,逐渐变为阖家观赏( shǎng)的作品,小新的性格也调( diào)整得更像普通的五岁小( xiǎo)孩(小新喜欢搭讪美女这( zhè)样的设定还是保留了下( xià)来)。
有趣的是,这一双重性( xìng)大大拓展了小新的自由( yóu)度,让这个我们耳熟能详( xiáng)的动画系列能够不断推( tuī)陈出新,作为容器放入主( zhǔ)创团队的各种思考;但是( shì)另一方面,当现实氛围变( biàn)得越来越严峻,小新系列( liè)作品似乎正在朝着更简( jiǎn)单易懂、更幼稚乏力的方( fāng)向滑落而去——可是,为什么( me)会这样?小新系列低幼化( huà)又折射出我们怎样的处( chù)境?本文将以《我们的恐龙( lóng)日记》的上映为由头,对往( wǎng)年的小新剧场版进行讨( tǎo)论。
01 超越怀旧,直面伤痛?
曾( céng)经,由于被认为情节低俗( sú),《蜡笔小新》是日本PTA(家长教( jiào)师联谊会)最不希望儿童( tóng)观看的那一类作品,直到( dào)2001年,原惠一导演的剧场版( bǎn)《呼风唤雨!猛烈!大人帝国( guó)的反击》推出,蜡笔小新的( de)声誉才开始发生决定性( xìng)的变化。这部剧场版被公( gōng)认为至今都无法被超越( yuè)的杰作,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 chū),原惠一执导的几部小新( xīn)剧场版更是开创了这一( yī)系列的黄金时期。

作品的( de)主题一言以蔽之,便是“对( duì)怀旧情绪的超越”。在故事( shì)中,日本举办了20世纪博览( lǎn)会,展出了诸如奥特曼特( tè)摄片、太阳神雕像等象征( zhēng)日本经济高峰的标志,吸( xī)引了大量成人前来参观( guān),小新的父母也沉浸在昭( zhāo)和时代的怀恋中,变得懒( lǎn)惰任性,甚至全然忘记了( le)照顾自己的孩子。原来,这( zhè)一切都是集团“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 xiàn))”的计划,他们认为平成时( shí)代的日本经历着大幅经( jīng)济衰退,已经不复昭和时( shí)代的希望,所以要拼尽全( quán)力把大家留在那个无忧( yōu)无虑的时代。另一边,对于( yú)从未经历过昭和年代、象( xiàng)征着未来的小新及其伙( huǒ)伴来说,他们的使命就是( shì)打败集团,让大人们重新( xīn)面对21世纪的现实。
在片尾( wěi),小新成功地用广志的臭( chòu)袜子唤醒了他的记忆,一( yī)家人齐心协力地追赶着( zhe)集团的两名头目。也正是( shì)在此处,出现了影迷津津( jīn)乐道的一段超长镜头——为( wèi)了阻止集团的计划,小新( xīn)一路跑上东京塔,无数次( cì)跌倒又爬起,直到伤痕累( lèi)累也没有放弃,让不少观( guān)众流下了动容的泪水。这( zhè)段剧情全程呈现人物正( zhèng)脸,作画线条也变得粗糙( cāo)抖动,精彩地传达出了影( yǐng)片想要告诉观众的信息( xī):怀念过去是无用的,即使( shǐ)满身伤痛,也要挣扎着奔( bēn)向未来。

可以说,“让孩子们( men)拯救被大人们摧毁的世( shì)界”是小新剧场版一以贯( guàn)之的思路,这个思路以及( jí)相应的社会反思也延续( xù)到了今天。比如,2023年的剧场( chǎng)版《新次元!超能力大决战( zhàn)》就被认为是“令和时代的( de)《大人帝国》”,只不过在语境( jìng)更迭后,生于昭和时代的( de)野原广志已经无法代表( biǎo)年轻人了,于是在这部剧( jù)场版中,主角变成了一名( míng)出生于平成初期、只能靠( kào)在街头分发纸巾谋生的( de)男子。他叫非理谷充(日语( yǔ)谐音为“非现充”),从未谈过( guò)恋爱,喜欢的偶像还退役( yì)结婚了,是失去了所有生( shēng)活凭依的“无敌之人”。偶然( rán)间获得了暗黑超能力后( hòu),非理谷充去往小新的幼( yòu)稚园实施报复,并逐渐演( yǎn)变为对全世界的复仇。
02 被( bèi)家庭回收的大冒险
蜡笔( bǐ)小新毕竟有着合家欢的( de)一面,自诞生伊始(1990年)的设( shè)定就是温馨的三口之家( jiā)(小葵出生后变成四口之( zhī)家),以及由妮妮正南等人( rén)组成的朋友团体。所以,无( wú)论剧场版的展开多么自( zì)由,涉及的议题多么严肃( sù),大冒险都会被回收到“家( jiā)庭与友谊”的结构中,也就( jiù)是“日常-非日常-回归日常( cháng)”的英雄凯旋叙事。
《超能力( lì)大决战》也是如此——遭遇了( le)父母离婚、校园暴力等挫( cuò)败而走上复仇之路的非( fēi)理谷充,却很轻易地被小( xiǎo)新救赎了,在最终大战中( zhōng),小新一边大喊着“他是我( wǒ)的伙伴”一边感化了非理( lǐ)谷充冰冷的内心,看上去( qù)实在有点草率。
主创们想( xiǎng)要奋力地运用名为“蜡笔( bǐ)小新”的魔棒,让他来拯救( jiù)落寞的人们,但是这在今( jīn)天无异于童话故事。2019年京( jīng)阿尼纵火事件后,甲南大( dà)学社会学系教授阿部真( zhēn)大在采访中提及,真正绝( jué)望的人往往在家庭和社( shè)区关怀方面遭受了双重( zhòng)拒绝,纵火罪犯青叶真司( sī)就是如此。他在埼玉县郊( jiāo)区长大,父母离异,生活的( de)社区缺乏有邻里照顾,他( tā)曾在庭审时提到,“当我烧( shāo)掉自己的小说,就已经不( bù)再与真实的生活有联系( xì),所以转而向社会泄愤。”虽( suī)然罪犯与小新同样是埼( qí)玉县居民,然而在阿部真( zhēn)大看来,在《大人帝国》中,小( xiǎo)新通过唤醒广志重要的( de)记忆——搬到东京工作、结婚( hūn)生子——从而使他回到现实( shí)的做法,对于案件中的纵( zòng)火犯是没用的,因为他“没( méi)有这样可以回去的地方( fāng)”。

在这一点上,文化评论家( jiā)宇野常宽的批评更为严( yán)厉。在著作《母性的敌托邦( bāng)》中,他指出,备受赞誉的《大( dà)人帝国》就内涵而言并不( bù)广阔,只不过是在表演一( yī)种“安全的疼痛”,观众们先( xiān)是受到昭和怀旧情绪的( de)吸引,又在小新的奔跑中( zhōng)流下感动的泪水。看完电( diàn)影后,观众不免会觉得自( zì)己已经在故事中反省过( guò)了,因此拥有了伦理上的( de)免罪符。
随着时代更迭,宇( yǔ)野所说的“安全的疼痛”无( wú)疑更加凸显了。野原广志( zhì)是一名生于1966年的上班族( zú),他在郊区拥有一套房子( zi)和家庭主妇美伢作为支( zhī)撑的幸福婚姻,这个设定( dìng)在2001的《大人帝国》中还具有( yǒu)一定现实性,然而在2023年的( de)《超能力大决战》中,广志(客( kè)观而言)年满57岁,再怎么说( shuō)出“让我们尽力而为、照顾( gù)好身边人”,对年轻人来说( shuō)也已经不合时宜了。在《超( chāo)能力大决战》的片尾,美伢( yá)热情地招呼大家“一起回( huí)去吃手卷寿司”,观众也纷( fēn)纷在弹幕吐槽,这一幕“像( xiàng)极了春晚小品‘包饺子’的( de)大团圆结局”。
以这样的视( shì)角来看,今年的剧场版《我( wǒ)们的恐龙日记》为何俗套( tào)空洞也就不难解释了。一( yī)方面,它似乎想要触及诸( zhū)如“机器AI造物”这样的时髦( máo)议题,影片开头,广志也照( zhào)例发出了“日本经济不景( jǐng)气”的感叹;可是另一方面( miàn),剧情主线讨论的还是毫( háo)无新意的老问题:反派大( dà)boss强迫儿女跟随自己创造( zào)恐龙乐园,直到女儿安琪( qí)拉醒悟,“要追寻自己的梦( mèng)想”。故事中那只小恐龙原( yuán)本是探讨人造生物生存( cún)伦理的契机,却也被空泛( fàn)的“友情”回收了——因为小恐( kǒng)龙和小新拥有美好的友( yǒu)情,所以它的存在就是合( hé)理的。事实上,这并不是小( xiǎo)新剧场版第一次探讨人( rén)类与机器的问题,但无论( lùn)是2014年《决一胜负!逆袭的机( jī)器人爸爸》中对于克隆人( rén)生命权利的省思,还是2021年( nián)《谜团!花之天下春日部学( xué)院》中对AI的精确性与优绩( jì)主义的探讨,在想象力和( hé)深度上都更胜一筹。

另外( wài)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恐( kǒng)龙日记》的片尾曲。在这首( shǒu)由乐队My Hair is Bad演唱的歌曲《思い出( chū)をかけぬけて》中,歌词唱着“无论怎样回( huí)忆/想起来的都是愉快的( de)事/没关系/我会永不忘怀( huái)/打开新的门扉/前进吧”。这( zhè)不禁让人想起若干类似( shì)主题的动漫歌曲,比如在( zài)2003年的动画作品《钢之炼金( jīn)术师》中,其中一首主题曲( qū)《扉の向こうへ》就唱道:“若没有挣扎( zhā)就无法开始/突破吧/去向( xiàng)门的另一边。”
《钢之炼金术( shù)师》作为千禧年间的代表( biǎo)作品,故事内核也是“如何( hé)突破种种阻碍,打开真理( lǐ)之门,过上虽然平实却更( gèng)加幸福、更具开放性的生( shēng)活”,用宇野常宽的话来说( shuō),它意味着把门打开,从自( zì)身封闭的岛宇宙向他人( rén)的岛宇宙伸出手。可是,如( rú)果说“门的另一边”这个意( yì)象在千禧年初期尚且有( yǒu)着动人的力量,那么它在( zài)今天到底意味着什么,却( què)已经不再是不言自明的( de),也不再能够被十几年前( qián)的大道理简单地回收了( le)。不如说,“挣扎着奔向未来( lái)”这一话语本身,也早已变( biàn)成怀旧情绪的一部分,被( bèi)观众无知无觉地消费着( zhe)。

03 蜡笔小新的“自由”及其问( wèn)题
在文艺评论界,蜡笔小( xiǎo)新剧场版普遍被誉为“日( rì)本社会的风向标作品”,现( xiàn)在看来,这个评价并不算( suàn)夸张。使这一点成为可能( néng)的是小新身上固有的自( zì)由度和意外性——小新的特( tè)点是不按常理出牌,总是( shì)语出惊人,平时是喜欢惹( rě)祸的熊孩子,关键时刻却( què)能展现出超出年龄的勇( yǒng)气和智慧。这样的性格张( zhāng)力赋予了《蜡笔小新》独特( tè)的想象力,并在剧场版中( zhōng)被进一步发挥得淋漓尽( jǐn)致。
除了上文提到的、由原( yuán)恵一担任监督的社会派( pài)作品《大人帝国》,不同导演( yǎn)笔下的小新剧场版也各( gè)具魅力,比如2003年的《呼风唤( huàn)雨!光荣的烤肉之路》将无( wú)厘头荒诞发挥到了极致( zhì),2006年的《呼唤传说!跳吧!朋友( yǒu)》则加入了大量恐怖片元( yuán)素。以绘画风格鬼马奔放( fàng)著称的动画导演汤浅政( zhèng)明,也曾长期参与早期TV版( bǎn)与剧场版的创作。在整体( tǐ)设定不变的基础上,《蜡笔( bǐ)小新》吸收了众多优秀又( yòu)风格各异的动画人才的( de)加入,也使这一系列成为( wèi)了如今层次丰富的模样( yàng)。

可是,正如许多观众吐槽( cáo)的那样,如今的小新早已( yǐ)不只是那个调皮捣蛋的( de)男孩,而变成了种种主角( jiǎo)光环加持的“新神”。也就说( shuō),经历了几十年的变迁,《蜡( là)笔小新》的“自由”并不仅仅( jǐn)体现在剧情方面,也体现( xiàn)在了人物身上——小新的运( yùn)气总是出奇的好,在困境( jìng)中总能逆袭成功。其他角( jiǎo)色也是如此,比如小白就( jiù)从普通小狗变成了一只( zhǐ)能够拯救野原一家于水( shuǐ)火之中的“神犬”,网友甚至( zhì)总结出了“顺境看风间,逆( nì)境看新神,绝境看白神”的( de)剧情公式。然而,在小新朝( cháo)着“神”一路狂飙、能力不断( duàn)膨胀的同时,《蜡笔小新》系( xì)列也愈加向“儿童幻想系( xì)”偏移,越来越难以与眼前( qián)的现实真正相关了。
或许( xǔ)有人会说,作为一部合家( jiā)欢作品,《蜡笔小新》给我们( men)带来欢声笑语就足够了( le),不必苛求太多,但回顾过( guò)去就能发现,小新系列是( shì)有过真正闪光的瞬间的( de),也仍然有持续挖掘的潜( qián)力。在本文结尾,笔者想要( yào)讨论一部在小新剧场版( bǎn)谱系中十分特殊的作品( pǐn),来说明这一潜力意味着( zhe)什么,那就是2004年的《呼风唤( huàn)雨!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 hái)》。

与插科打诨、风格欢乐的( de)《蜡笔小新》不同,《夕阳下的( de)春日部男孩》全片弥漫着( zhe)一种死寂与悲伤的感觉( jué)。小新和朋友们来到春日( rì)部一间废弃的电影院探( tàn)险,却被吸入屏幕之中,穿( chuān)越到了一个时间永远停( tíng)滞在午后的西部小镇里( lǐ),人们在镇长的统治下过( guò)着压抑的日子,不仅如此( cǐ),被吸入的春日部居民还( hái)会忘记过去,逐渐接受麻( má)木的生活,小新惊恐地发( fā)现自己忘记了幼儿园老( lǎo)师的名字,也画不出熟悉( xī)的肥嘟嘟左卫门了。即便( biàn)如此,小新还是努力地提( tí)醒自己不要忘记,他后来( lái)意识到,原来这是一部拍( pāi)到一半的电影,只要将电( diàn)影拍完,他们就能回到春( chūn)日部了。醒悟到这一点后( hòu),太阳终于开始移动,小新( xīn)一行人在黑夜中击败了( le)镇长,夜空中浮现出巨大( dà)的“剧终”字幕。

这部作品的( de)命题是这样的:是待在停( tíng)滞的幻想中,还是寻找路( lù)的尽头并将“电影”拍完?它( tā)的另一命题是:为了找到( dào)路的尽头,要怎么做、又要( yào)付出怎样的代价呢?令人( rén)惊喜的是,与惯常被大团( tuán)圆回收的结局不同,《春日( rì)部男孩》中的小新是带着( zhe)真正的创伤结束冒险的( de)——他爱上的女孩小椿留在( zài)了电影里,只有小新回到( dào)了春日部,故事就这样有( yǒu)点伤感地结束了。
在晦暗( àn)的时刻,滑向安全的幻想( xiǎng)总是最轻松的,但这终究( jiū)是不够的。这便是二十年( nián)前的小新试图向我们传( chuán)达的信息,就像影片借小( xiǎo)椿之口说出的那句台词( cí)一样:“如果那么想回去,就( jiù)请继续保有这种心情,并( bìng)且坚持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