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在那么多票( piào)房遇冷和陈词滥调的美( měi)国大片之后,好莱坞还能( néng)卷土重来。一个过气中老( lǎo)年赛车手的故事被拍得( dé)热血澎湃,尽管我们都能( néng)预料故事的开头和结局( jú),但我们猜不到这过程。
《F1:狂( kuáng)飙飞车》提供了一次为好( hǎo)莱坞翻身的绝佳案例,电( diàn)影本身就像隐喻:
你看布( bù)拉德·皮特英雄迟暮,但迟( chí)暮仍是英雄。

中国观众对( duì)赛车的故事并不陌生。韩( hán)寒导演、沈腾主演的两部( bù)《飞驰人生》曾占领最重要( yào)的春节档,将草根逆袭和( hé)体育运动结合的喜剧模( mó)式变为最大公约数,带来( lái)商业上的成功。但这两部( bù)电影的热卖,多半归因于( yú)沈腾作为喜剧演员的个( gè)人魅力——热血体育题材并( bìng)非电影的万能试剂,别忘( wàng)了,邓超的《中国乒乓》在春( chūn)节档曾遭遇滑铁卢。

其中( zhōng)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当( dāng)我们都知道你的故事由( yóu)现实比赛而来,也知道比( bǐ)赛的即时精彩早已满足( zú)了我们对英雄故事的追( zhuī)求。那为什么还要买一张( zhāng)电影票,看一部大致会预( yù)料结局的电影?

在此《F1:狂飙( biāo)飞车》提供了经典和创新( xīn)博弈的新模式。如果观众( zhòng)早已熟记叙事类型,还有( yǒu)什么样的方法让他们心( xīn)动?

实景拍摄 毫无疑问是( shì)《F1:狂飙飞车》的法宝。当我们( men)过去看赛车故事时,往往( wǎng)只是套了一个职业的壳( ké),将文戏大量引入。真正有( yǒu)关比赛的部分需要奢靡( mí)的制作,是否有成熟的工( gōng)业体系完成真实场景再( zài)现,可是曾经想拍F1的影人( rén)都会面对的高山。
导演约( yuē)瑟夫·科辛斯基出身于工( gōng)科背景,执导这部电影之( zhī)前最成功的作品是《壮志( zhì)凌云2》。他年轻而野心勃勃( bó),采访中表现出的热情和( hé)缜密让我想起好莱坞的( de)传奇詹姆斯·卡梅隆——从修( xiū)卡车的工程师出发,一步( bù)一步实验到《泰坦尼克号( hào)》。当几乎一比一模拟再现( xiàn)百年前沉船的巨轮模型( xíng)被用于拍摄,全球观众感( gǎn)受到的是在1912年4月共同沉( chén)入海底的心跳。

相似地,一( yī)场真实海难的开头和结( jié)局尽管已被报道无数次( cì),但电影工业的日臻完善( shàn)和影人的感性创新将电( diàn)影变为再次激动人心的( de)故事。赛车同样如此——那么( me)多场惊险刺激的比赛被( bèi)赛车迷熟记于心,体育明( míng)星的光环也丝毫不输电( diàn)影。 但电影并不仅仅将真( zhēn)实作为客观视角再现,而( ér)是带你重新进入时空体( tǐ)验。你跟着主角一起,完成( chéng)这心跳加速的旅程。

技术( shù)实现上,当下的电影制作( zuò)已经满足F1比赛对极限高( gāo)速真实模拟的要求。《F1:狂飙( biāo)飞车》一比一打造豪华赛( sài)车,在2023-2024赛季,穿梭9个赛场完( wán)成实景拍摄。因此你看到( dào)的观众和车手都与布拉( lā)德·皮特同在,场地是真的( de),欢呼是真的,训练有素的( de)电影明星也更加知道如( rú)何在赛车舱里模拟你的( de)心跳。
15个超轻迷你摄像头( tóu),将真实的极限高速体验( yàn)赋予你身。正如当下人们( men)走进影院更多看一场直( zhí)播比赛或一场演唱会——《F1:狂( kuáng)飙飞车》实现的是这种感( gǎn)性刺激。我们不再旁观车( chē)手的闪耀,而是“亲自”落座( zuò)车舱。与对手冲撞,进入接( jiē)近死亡的临界点,布拉德( dé)·皮特说“飞起来”,实际是观( guān)众飞了起来。

有意思的是( shì),沈腾塑造的赛车手形象( xiàng)以插科打诨转移了人们( men)对赛车职业高精尖标准( zhǔn)的注意力。即便是布拉德( dé)·皮特,上了年纪的他也不( bù)能完全让人信服,一个即( jí)将退休的赛车手如何赢( yíng)得艰巨的F1比赛。在此,好莱( lái)坞的编剧们集体展现了( le)他们惊人的叙事功底——没( méi)错 老年人是不可能自己( jǐ)赢得比赛,但运用成熟的( de)策略,集体的成功并非遥( yáo)不可及。

9场比赛,9次“田忌赛( sài)马”。除了逼真的VR式观影体( tǐ)验,《F1:狂飙飞车》将精彩的文( wén)戏直接纳入赛道,是无与( yǔ)伦比的智性挑战。布拉德( dé)·皮特饰演的桑尼·海耶斯( sī),首先是一个狡猾的人。他( tā)深知只有在确定的F1规则( zé)边界游走,才能开辟自己( jǐ)的天地。
在极速赛车道上( shàng),我们和车队老板们一样( yàng),无法预料海耶斯的激进( jìn)或疯狂。这次比赛他可能( néng)不顾一切撞飞20万英镑的( de)车翼,下次比赛他可能把( bǎ)队友冲个人仰马翻。而F1的( de)规则有趣在于,车队内部( bù)车手之间既为合作者也( yě)为竞争者,你可以争取个( gè)人的胜利不顾一切,也可( kě)以为了队友的胜利不顾( gù)一切。

海耶斯将几次疯狂( kuáng)注入为队友的胜利。崇高( gāo)的团队合作精神,抹平了( le)他利用规则的狡猾污点( diǎn)。如果海耶斯纯粹为自己( jǐ),即使赢得胜利也不会被( bèi)观众喜爱。但巧妙在于,他( tā)一次又一次的疯狂似乎( hū)是将自己作为祭品,那与( yǔ)车速媲美的奉献感,不断( duàn)高亮美国体育和商业文( wén)化中的团队合作精神,把( bǎ)人们带入了集体的狂欢( huān)。

功不可没的还有汉斯·季( jì)默的配乐。将近3小时的观( guān)影,如果没有节奏起伏的( de)律动,我们很难忍受反复( fù)观看比赛的“单调”。但汉斯( sī)·季默,深知如何以音律调( diào)动我们的肾上腺素,电子( zi)合成乐在每一场比赛中( zhōng)都有自己的叙事基调,而( ér)我们也无法预料,QUEEN乐队的( de)《We Will Rock You》,会伴随布拉德·皮特走上( shàng)赛场重新响起。
在《F1:狂飙飞( fēi)车》中,叙事和视听语言不( bù)断以重新配比激起新的( de)风味。汉斯·季默也在配乐( lè)中玩转相似的路径——我们( men)既能感受《星际穿越》进入( rù)太空的极速死亡体验被( bèi)强调了赛车的轻盈,也能( néng)感受《加勒比海盗》准备海( hǎi)战前的戏谑有了更多体( tǐ)育运动的庄重。手捏摇滚( gǔn)、电子和古典的音乐大师( shī),懂得如何实现可爱而严( yán)肃的叛逆——正如老道的赛( sài)车手海耶斯,既有老派绅( shēn)士的味道,也有牛仔男孩( hái)的影子。

有那么一丝出神( shén)的瞬间,我在想,这个角色( sè)如果不是布拉德·皮特,还( hái)有哪位好莱坞明星能来( lái)演?莱昂纳多没有如此的( de)精致,乔治·克鲁尼又过分( fēn)优雅,汤姆·克鲁斯忠肝义( yì)胆太实诚——只有布拉德·皮( pí)特,如果你能想起他演过( guò)一些油腻痞坏的草根男( nán)孩,不难理解这丝狡猾被( bèi)注入新的风采。
是的,好莱( lái)坞的明星本人,也是电影( yǐng)独特的配方。他过去作品( pǐn)的总和,以阅历的方式发( fā)酵。带有一丝“过气感”又想( xiǎng)重振雄风的冲劲,在最后( hòu)一场比赛进入临界点时( shí)进入无我之境——布拉德·皮( pí)特似乎也在宣告自己的( de)电影梦,那种“飞起来”的感( gǎn)觉,“我还想再次感受”。

看完( wán)《F1:狂飙飞车》后,我带着一点( diǎn)信心走进电影院看了《新( xīn)驯龙高手》。果然,逼真的极( jí)限体验和经典的叙事模( mó)型一拍即合,似乎正带来( lái)英雄故事的复兴。
老派却( què)好看的电影,正如书店里( lǐ)永不下架的小说。人类记( jì)得让他们世代澎湃的故( gù)事,在新的时空体验中,经( jīng)典如浮尘的银盘被再次( cì)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