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见过那种被生活彻( chè)底击垮的人吗?他们往往( wǎng)是安静到透明的:每天依( yī)然准时出现在工作场所( suǒ),机械人一般做着手上的( de)事,和旁人无异地买水果( guǒ)买叉烧饭拎着塑料袋回( huí)家,有人搭话也会礼貌回( huí)应,但就是带着一种空洞( dòng),一种眼神无光、没有值得( dé)期待的事、过一天算一天( tiān)的,深不见底的绝望,整个( gè)人犹如被抽走灵魂的空( kōng)壳,只是像行尸走肉一般( bān),麻木地重复着生存必须( xū)的步骤。
《爸爸》中,现实时间( jiān)线里的「爸爸」,刘青云饰演( yǎn)的阮永年,便随时随地呈( chéng)现出这种被巨大悲伤压( yā)垮的无力感。

极端情境下( xià)见人性,也是影视作品中( zhōng)最能展现人物弧光之处( chù),这也是为甚么叙事能力( lì)不佳的导演总乐于为主( zhǔ)角安排车祸失忆身高病( bìng)死等大事件,这样即使讲( jiǎng)述糟烂,起码还有些狗血( xuè)故事可以刺激观众神经( jīng)。和上述反面例子不同,过( guò)往拍出《踏血寻梅》的翁子( zi)光本就是讲故事的一把( bǎ)好手,犹记得当春夏饰演( yǎn)的王佳梅的故事被抽丝( sī)剥茧地展开,白只平静叙( xù)述杀人过程时带来的震( zhèn)撼,而此次他在电影中继( jì)续改编2010年发生的真实命( mìng)案「荃湾享和街弒母杀妹( mèi)案」,以极度纯熟自然的叙( xù)事方式,带观众走进真实( shí)事件中那位被「留下」的可( kě)怜父亲的人生。
「爸爸」的矛( máo)盾在于,造成他人生悲剧( jù)的始作俑者,正是他的至( zhì)亲、同样被他倾注了很多( duō)爱与期待的亲生儿子。悲( bēi)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撕开( kāi)给人看,于是在跳跃来回( huí)的时间线里,在娶妻生子( zi)开店的喜悦衬托下,家庭( tíng)破碎、妻女双亡后独自生( shēng)活的「爸爸」更显悲凉。至亲( qīn)变仇人,但又放不下对至( zhì)亲的关怀和爱,仇恨无法( fǎ)找到合适的地方发泄和( hé)化解,甚至还免不了对儿( ér)子产生对「正常人」的期待( dài):希望他给被自己亲手杀( shā)害的母亲和妹妹「写写信( xìn)」,同时又会自责于是否自( zì)己作为家长教育不当、为( wèi)何没有早点看出孩子「不( bù)正常」的端倪。这些在影视( shì)作品中是千载难逢的复( fù)杂人物背景,在现实生活( huó)中却是无从被理解的沉( chén)痛,而遭遇这一切的主角( jiǎo),但凡想要如常活下去,好( hǎo)像也只能,努力变成看起( qǐ)来情绪稳定的一块冰。

这( zhè)样一个隐忍惯了的「无声( shēng)」的人,必须有一个合理的( de)「发疯」诱因作为情绪出口( kǒu),而这样的诱因必须是最( zuì)平常、最不起眼的小事,而( ér)片中编出的诱因非常巧( qiǎo)妙:独自生活的孤独「爸爸( bà)」,为解决生理需求而电召( zhào)特殊职业从业者上门「服( fú)务」,本就是失去爱人后只( zhǐ)求身体慰藉的无奈之举( jǔ),却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 xià),被特殊职业从业者骗走( zǒu)几百块,一时间对自身境( jìng)遇的痛心、对信任被辜负( fù)的羞辱感、对一直努力生( shēng)活却换不来幸福结局的( de)无奈等多种复杂情绪交( jiāo)织爆发,「爸爸」在一声声粗( cū)口和砸家具中获得短暂( zàn)的释放,然后他扶正被他( tā)扔在地上的桌椅,继续平( píng)静地出门,做「正常」的空心( xīn)人。
除了故事本身自带的( de)复杂情感张力,不得不再( zài)度赞叹翁子光叙事时点( diǎn)到为止的「留白」。无论是「爸( bà)爸」与少妻相识相爱到结( jié)婚生子、共同看店的故事( shì),还是街坊朋友、家里亲戚( qī)对他人生变故的看法、他( tā)在事前事后生活状态的( de)转变,都很少有事无巨细( xì)的平铺直叙,而是选择以( yǐ)部分见全貌、用侧写方式( shì)暗指等含蓄方式,镜头和( hé)对话都干净利落,不仅在( zài)电影美学上更有质感,也( yě)令观众很有被尊重智商( shāng)的感受。虽然全片以多条( tiáo)时间线展开叙述,但每次( cì)的转换都丝滑又巧妙,不( bù)会带来混乱的感觉,正如( rú)导演分享时所说,记忆的( de)片段本来就是以非线性( xìng)的、随意的方式,突然出现( xiàn)在脑海中的。这样的处理( lǐ),也让观众能更自如地体( tǐ)会「爸爸」的世界。

刘青云在( zài)本片中展现出了笔者眼( yǎn)中他从业生涯内最精湛( zhàn)的演技,当然青云的戏好( hǎo)人尽皆知,但「爸爸」的隐忍( rěn)、日常贴地又感觉空洞的( de)对话、过往有生机和之后( hòu)绝望生活状态的对比,全( quán)都在细微末节之处,需要( yào)极强的感受力、控制力、表( biǎo)现力,而青云的呈现堪称( chēng)完美。导演翁子光也在映( yìng)后表示,刘青云是他考虑( lǜ)拍这个故事时男主的第( dì)一人选。
饰演弒母杀妹凶( xiōng)手的苏文涛是非常年轻( qīng)的素人演员,作为观众本( běn)担心初接触演戏就饰演( yǎn)这种沉重复杂的角色,对( duì)演员来说会很难抽离、或( huò)者会造成心里阴影,但映( yìng)后谈中的苏文涛一亮相( xiāng)就令人明白导演选中他( tā)的原因:一身白衣的苏文( wén)涛自带片中儿子文质彬( bīn)彬又暗藏危险的气质,聊( liáo)天分享时不怯场也不油( yóu)滑,他笑言因为拍戏时经( jīng)常第二天还要去上学,所( suǒ)以不太有陷入角色当中( zhōng)出不来的情况,可能正是( shì)这种「没有试图刻意共情( qíng)杀人犯感受」的状态,才让( ràng)他在片中的表现极其自( zì)然可信。

观毕《爸爸》最能联( lián)想到的近十年内的优秀( xiù)港产片,笔者首先想起的( de)是《一念无明》,其次是《年少( shǎo)日记》:都是沉郁而克制的( de),叙事和情感都是润物细( xì)无声的。热闹直给、靠激昂( áng)江山输出金句和(观众可( kě)能本身就知道且非常浅( qiǎn)显的)道理的作品或许能( néng)在商业上取得更大的成( chéng)功,但《爸爸》这样在无声中( zhōng)诚恳细密打动人心的作( zuò)品,绝对值得被更多人看( kàn)到。